
中工网讯 日前,吉林省辽源市总工会组织劳模工匠联盟成员来到西安区百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座谈交流研讨,帮助企业解决混凝土配比、外加剂调配等生产难题淘配网,为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对湿度、温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淘配网,不符合要求的话,就必须退回。所以,咱们需要把控好混凝土制作时的稠度和运输的时长。有时候,混凝土运送到工地上,也会搁置一段时间才被使用,这就需要咱们根据施工方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化配比制作了。”活动现场,全国劳动模范、辽源市东星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瓦工班班长曹立有结合自身多年一线施工经验,提出了关于混凝土养护、保湿、保温技巧的建议。同时,吉林省劳动模范、辽源市易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科主任刘恩元围绕混凝土制作的材料配比、采购源头、市场情况、降本增效等方面提出改进思路和意见。
“这场点对点的技术指导真是及时雨,曹班长和刘主任的讲解既科学又实用,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给予了极大帮助淘配网,我对企业走出发展困境更有底气了!”百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忠华激动地说。
去年底,中华技能大奖得主丁照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兰海泉等行业顶尖高手,走进吉林利源精制。车间里,他们俯身查看设备、反复调试参数;会议室中,大家围坐一圈头脑风暴。短短几天,就攻克模具加工颤动、机床精度不足等16个“硬骨头”,给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装上“加速引擎”。
据了解,辽源市劳模工匠联盟成立于2024年10月,是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市总工会积极倡导下,由全市各级劳动模范、工匠、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愿发起成立的群众组织,现有成员516人,按工作领域划分为企业、教育、农业、卫生、机关五个团队。联盟成立以来,开展了以企业团队“助企行”、教育团队“课堂行”、农业团队“育种行”、卫生团队“诊疗行”、机关团队“岗位行”为主要内容的“五行活动”共计27场,产生科技创新成果35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74个,推动“企业需求菜单”和“技术服务菜单”精准匹配,实现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创新成果共同转化,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进一步搭建了信息交流、技术协作、联合攻关、合作共赢平台,为加快培育发展辽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力量支撑和人才保障。
辽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杜立智表示,辽源市总工会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继续放大劳模工匠联盟的示范集聚效应,以“真解决问题和解决真问题”为出发点,组织联盟成员常态化开展“五行活动”,让劳模工匠的“绝活”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活水”,用劳模工匠的“匠心之火”点燃企业创新的“燎原之势”,为推动辽源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贡献力量。
(劳动新闻记者 杨雪 通讯员 吴玉金)淘配网
双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